《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培育航天特色 助力一流学科

——航天学院六年发展纪实与展望
   期次:第1264期      

     航天学院创建于2006年,2013年原高新技术研究院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仿生结构与材料防护研究所并入航天学院。2014年,学院成立航天工程系。学院现有6个系、研究所(中心),设有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教授及研究员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8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94%。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努力创新、开拓进取,学院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声誉不断提升,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架构、重点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7年,南航正式启动了“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这是一个包括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制造等在内的学科群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南航“牛鼻子工程”,航天学院围绕如何贡献这个“牛鼻子工程”、助力一流学科建设、支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展开了论证。为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结合现实情况,发挥现有特色,航天学院凝练了空间操控 (含机械臂)、先进微小飞行器为重点发展方向,并围绕这两个重点方向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组建团队。
  当前,航天学院以“交叉融合、错位竞争、集成创新、凝炼特色”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了特色学科科研、特色人才培养、特色文化建设,争创一流水平,助力一流学科,力争做好“三个特色、三个一流”。
      航天特色学科,聚焦一流方向
      2013年底,学校为强化特色、促进学科跨越式发展,启动了航天特色发展专项论证工作。学院层层动员部署,精心筹备落实,组织全院教师团结协作,全面开展调研和申报工作。学院广邀国家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专项论证工作,明确以“空间操作与控制(含机械臂)”和“先进微小空间飞行器及应用”为学院主体学科的特色内涵,通过主体特色学科的发展带动学科体系整体建设,实现主体与整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支撑学校的一流学科群建设。

  空间操作与控制(含机械臂)方向建设依托仿生结构与材料防护研究所及航天控制系。学院仿生所以壁虎、甲虫等黏附动物为仿生对象,系统研究了此类动物的黏附结构、功能和神经控制机制,研制了仿生材料黏附结构和仿生机器人,开展了轻质多功能结构与材料的仿生研究。同时开展复杂在轨操作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参数辨识、协同控制技术以及相关的分析、综合和模拟实验等领域的研究;冗余模块化机械臂关键技术;非结构化环境下空间服务机器人动力学研究;在轨操作结构及其创新机构技术研究。2016年11月,由工信部主办,我院仿生所承办的“一带一路仿生科学与技术跨学科合作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新加坡、文莱、老挝、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学技术主管部门和仿生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等30余名代表参会。此次会议加深了东盟各国对我国领先的科学技术水平认识,有助于建立一个仿生研究和技术转移领域长期、互利互惠的国际合作网络,为进一步开展各国之间平等互惠的务实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先进微小空间飞行器及应用方向,学院微小卫星研究中心成功自主研制了“天巡一号”卫星,并于2011年11月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轨,设计寿命6个月,在轨成功运行四年多。“天巡一号”在国内首次顺利开展了卫星在轨目标雷达特性及平台支撑技术的测试和试验,验证了卫星的载荷品质,获得对地观测图像400余幅,圆满完成在轨科学试验任务。在此基础上,学院开展微小卫星长期自主生存(智能管理、自主接近、敏捷机动、微小推力等)、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低可探测性、软杀伤力等)、空间安全结构/能量一体化材料(材料设计、材料成形等)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在学院的特色发展过程中融入新兴交叉学科,以融合塑造技术制高点,立足满足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和解决面临的重大瓶颈问题,力争下在航天应用上取得重要突破。
  为推进学院特色发展,寻求相关科研院所在产学研多个方向进行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院领导带队组织院系所主任及教师代表走访了清华大学、航天八院第805研究所、航天八院第509研究所、航天八院第812研究所等数十家单位。在交流过程中,不仅学习985兄弟高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经验,更与相关院所和研究中心就未来合作达成多项共识,建立“在轨操控技术联合实验室”“深空探测联合实验室”“空间环境联合实验室”,为学院的特色发展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为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航天特色人才,奠定一流基石
      航天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培养体系,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学院共设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天)、信息工程(航天信息应用)、探测制导与控制(航天)、空间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方向),形成了“两机两翼”的专业布局。设有地球物理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人机与环境工程、空间物理学、空间环境、机械设计及理论、航天仿生科学与技术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人机与环境工程、航天仿生科学与技术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学院从建院之初就紧密结合我国航天发展需求,围绕“高素质公民和航天领域的开拓者”的培养目标,制定和实施《航天学院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计划》,不断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与有效的尝试。

  首先,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从2007年起,与乌克兰国立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双学历教育,设立中国-乌克兰联合培养班(以下简称“中乌班”)。中乌班已被列入学校优秀人才培养体系,迄今为止已经培养了111名熟练掌握俄、英两门外语,具有扎实航天专业知识、拥有南航和哈航双学历(位)的优秀人才。中乌班本科生毕业后,除一小部分学生选择就业外,有94.5%的学生继续深造。而中乌班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就业人数占85.96%,继续读博深造的学生占14.04%。在就业方面,以国防单位就业为主(63.15%),其他单位为辅。国防就业去向主要包括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电子科技集团、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中船重工等国防军工单位和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军工配套单位。其中,中乌班优秀学生王建园,已作为学院留俄后备师资,赴俄罗斯喀山国立技术大学进行定向培养。
  其次,学院依托1:8.5的高职生比(学院教职工和本科生的人数比),从2015年起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按照大一导向、大二导学、大三导研3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过程指导,实现师生互动,促进学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已实现学院教师的全员参与,和本科生的全员覆盖。
  第三,学院以“国防企业面对面”为牵引,走访地区从上海拓展到北京、西安、成都等航天院所聚集地区,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科院等40余家单位取得了直接的联系,积极引进校外资源,设立了多个研究生工作站和就业实习基地,在高学历人才的“联合”培养上多谋渠道,力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同时为人才输送架接直接通道,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力量。
  第四,在科创方面,建成“三创在航天”竞赛体系,对接“北斗杯”科技创新设计竞赛、研究生未来飞行器设计竞赛、星创师智能机器人创业大赛等国家重大赛事进行普惠性锻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设立学院首个科创基金“罗麦科技航天科创基金”,面向全院教师征集项目,前后共征集47个项目并向学生发布,共有29名教师、164名本科生和12名研究生参与;成立学院小卫星创新实验室,北斗导航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等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精心孵化各类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小卫星团队在中俄大学生小卫星创新设计大赛中收获5个优胜奖,1个一等奖;机器人团队获得航天器创客大赛一等奖、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星创师”奖。学院李爽教授团队代表学校参加第九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在清华大学、国防科大、中科院等40多支国内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赢得甲组冠军。OMG文化创意工作室更是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
  除此之外,学院还设有罗麦科技航天奖学金、中科新松奖学金、罗麦助学金等多个社会奖学金项目,设有 “微纳卫星防护与遥控”,“航天仿生结构与材料”“航天器多轴系统建模与控制”三大系列研发平台及相关实验室,拥有“仿生功能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学院特色发展和特色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院成立至今,已成功培养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60余人,培养的学生多就业于国防工业系统(航天、航空等领域)、世界五百强企业。
      航天特色文化,营造一流氛围
      文化传承创新是学院的重要职能,学院文化建设一般可以分为4个部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网络文化,对应上述4个部分,学院形象识别主要分为精神识别、行为识别、环境识别和网络识别等等,上述内容有机耦合,共同组成了学院的文化系统。

  学院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学院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蓬勃向上、和谐进取的文化氛围。从学院制度建设、楼宇文化建设到宣传网络建设,全方位优化学院文化环境,全力营造一流文化氛围。
  2015年,学院制定了《航天学院教师手册》,全书共15万字,梳理了54项工作流程,补充制定了10余项重要制度,以流程为纲,将制度和规范嵌在流程中,力争做到“一张图读懂航天学院”,起到“一本通”的作用。手册的编写,旨在为学院广大师生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也为二级学院管理实践添砖加瓦。其中,为倡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院公益工作而制定的《学院集体活动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效果显著,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2016年,航天学院建院十周年。为了全面回顾建院以来的办学历程,总结办学成就,学院启动了院志编写工作。学院领导班子率机关全体人员分工协作,历时近10个月完成编纂。《航天学院院志》近6万字,记载了学院2006-2016年间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回顾总结得失,为今后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与办学方向奠定基础。以此助力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蓬勃发展的辉煌篇章。
  2016年暑假,学院主体搬迁至明故宫校区12号楼,学院以此为契机,开展办公楼环境文化建设,设置文化墙,彰显学院的文化内涵,并通过艺术熏陶和杰出校友的真人真事,感染师生。
  为了更好地展示学院的办学成果,2017年上半年,学院对现有网站进行二次改版,增删部分功能板块,对各个板块区域的内容进行了更明确的划分。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时代的全新文化现象,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和及时性等特征,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互动。作为学院形象集中展示的载体,不断优化的网站建设为学院构建了有效的网络文化阵地。
  过去的六年,是航天学院砥砺奋进的六年,是收获的六年,它记载着航天学院发展的每一个脚印,凝结着航天学院每一位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前路迢迢,玉汝于成。我们将继续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秉承南航人负重奋进的优良传统,落实学校“三为本”“三促进”办学理念,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跨越,努力强化“三个特色”、争创“三个一流”,齐心协力、开拓创新,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助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924次访问,全刊已有752397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