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

——怀念张世英教授
   期次:第1243期   作者:郭荣伟   查看:50   

  (上接第二版)不同于有的学科带头人将团队成员当劳动力使的做法,老师非常关心和注重团队成员个人学业的发展和培养。他鼓励每个人撰写和发表学术文章,而且从不与大家争名次,工作安排时用其所长,使每个人都有成就感,有进步的感觉。我在老师麾下20年,老师对我的培养历历在目,在他的安排下,我实验室工作历练过,工程设计、科研攻关和教学环节参加过。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这些经历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后,国家为了加大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分批向国外选派留学生。1979年,我是南航在国家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被高教部选派出国留学的人员。接到通知后,老师非常高兴,帮我选国家,选学校和导师,关照我在国外学习的注意事项,还向我提出任务要求。带着国家的希望和老师的嘱托,我在英国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回国后有人问起来,我如实说,“在英国的3个圣诞节,我都是只身一人在计算中心度过的。”老师从1963年开始组建科研团队到1990年退休的动态组合20余年,成员中的伊立言、吴国钏、王维赉、何中伟和陈晓等都已成为卓有建树的教授。
  一般来说,团队负责人希望成员稳定,但老师不同,他不反对甚至鼓励自己的助手离开。伊立言、吴国钏和王维赉就是因工作需要离开了进气道研究团队,分别成为南航在发动机结构强度、叶轮机和测试工程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我是被老师“命令”单飞的。记得1982年,我从英国学习回来,老师亲自到南京火车站接我,双方一番亲热的寒暄之后,他通知我“自己干”,不要跟着他了。若干年后,我才理解了老师的苦心和高明之处。老是躲在大树下,是很难成才的,更不要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我和学生一起探索着开展科研工作。由于没有经费,我不得不先搞民用项目,为常熟鼓风机厂检测风机性能,工作回报是2200元。就是从这2200元开始,我迈向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第一步。后来,高思庭老师、无人机所微波暗室的赵明桂老师和博士毕业的梁德旺都短暂地进入过我的科研团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从1986年到2010年间,我们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5次、三等奖4次、光华基金二等奖1次,平均2年获1次奖。向老师学习,上世纪90年代初,我让梁德旺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他进步很快,遗憾的是当他进一步向学术高峰前进时英年早逝。欣慰的是,年青一代跟上来了,组成了南航新的飞行器进气道研究团队,相信他们会成功!
  “三字”真经,工作指南
    回顾老师的工作生涯,他曾服务过9个单位,但他每到一个工作单位,就像一颗落地生根的种子那样开花结果。他的工作人生之所以令人敬佩,我认为,在他心里怀着闯、创、实“三字”真经。
  老师鄙视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畏首畏尾和不敢担当的人。记得55年前,我刚刚参加工作,有一天在实验室他跟我大谈“闯”字经。他说,“你要敢于接受新任务,要敢想敢干,不干什么也没有,闯一下还有希望。”当时,他一个拳头在胸前挥动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想想老师的一生不正是“闯”字当头嘛!解放初,老师在湖南为农村灌溉排涝设计的一系列水泵,是他第一次;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领导设计的充电汽车,是他第一次;在沈阳黎明厂领导设计我国第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也是第一次。这些,都是他敢闯敢干的结果。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老师在科学研究中把创新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他鼓励大家创新,讨论学术问题时,他总是问新意和创新点是什么。老师在进气道流场畸变模拟板的研发中,充分体现出他的创新意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在研发两种作战飞机,亟需飞机进气道与发动机匹配的流场模拟技术,老师的团队争取到这项任务,因他去英国访问时在罗罗公司看到过这种模拟装置。任务正式下达后,老师并没有照搬外国的那一套,而是指出罗罗公司的模拟器只能模拟进气道出口流场的畸变指数,并不是真实流场图谱,提出另辟蹊径。最后,南航研制的模拟板能真实地模拟进气道出口流场,超过了英国的模拟技术,保证了两种型号飞机的研制成功。几年之后,老师退休了,某单位有一种弹用发动机对进气道畸变非常敏感,便派员来学校找我帮他们研制模拟版。我发现他们设计的进气道紊流度非常高,老师研制的模拟板满足不了要求。我就在老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层模拟的概念,即一层模拟稳态流场一层模拟紊流度,最后取得成功,到现在该单位还在用来考核他们的发动机。这体现了老师创新思想的传承和积淀。
  老老实实做人是老师贯穿一生的信条,“实”字不仅体现在他的生活中,在科研教学工作中也是以“实”为本。他常对我们讲,“搞科研不光是为了写文章,更重要的是应用。”解放之初,他在湖南负责设计研制系列水泵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解决了农民排涝灌溉的难题,深受农民欢迎,因而得到了长沙市总工会的表扬。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任设计科科长时,负责设计制造的充电汽车,也是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实际需要。在南航,老师接受飞机进气道流场模拟板研制的任务时,发动机系只有直径仅100毫米的吸气式风洞。一般来说,通过在这个小设备上实验,做出模拟板也是可以交差的。可老师说,“我们不能这么糊弄过去,其实发动机直径一米多,有尺寸效应,必须再想办法。”他带领课题组第一步先在100毫米吸气式风洞上反复实验研究,得出初步方案,再通过600毫米直径的某型涡喷发动机台架试车,对初步模拟板方案进一步修型,才将研制的模拟板交给用户,后来到高空台进行匹配实验一举成功。老师以“实”为本的作风,感动了合作过的单位,慢慢在业内传播开来。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南航进气道团队的能力和信用得到外界的认可。21世纪初,我国开始对高超声速技术重视起来。29基地的乐嘉陵院士带领他的团队做了大量先期工作,他们很快认识到在进气道方面需要寻求外部帮助。原基地副司令员杨易正将军建议他,“找张世英!”当他们得知老师已退休之后,杨将军又说,“张世英的接班是谁就找谁!”就这样,杨易正和乐嘉陵两位就找到了我。我立即和在读博士的谭慧俊一起写了“863”课题申报书,很快得到批准,从此我们团队拓展到高超声速飞行技术领域。更可喜的,下一代谭慧俊他们已成该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
  夕阳多彩,笑迎百年
    生命不止,学习不止。老师退休之后,他又把自己变成了“学生”,不过没有人教,而是自学。常人很难置信,30年里他竟然自学了法语、德语、日语和韩语,至少达到读写水平。师母调侃他,学了没用。他依然我行我素,乐此不疲。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老师跟我说过,学一门语言就是打开一座知识的宝库。我想,老师之所以这样如饥似渴地学习多国语言,也是一种周游世界的方式吧。十多年前,老师的腿脚很利索,我经常请他参加博士生毕业答辩,他一定先索取论文,仔细研读,有些问题还把我喊去讨论一番才与会,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不减当年。
  健身秘诀,运动为先。老师驻世一个世纪,直到这次摔跤住院前,还在院子里经常看到他走路的身影。年近百岁,老师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神矍铄。每当有人问到他的长寿秘诀时,他总是眯起眼睛笑而答道:“运动!”老师很少得病,就是有点小毛小病也不太愿意看医生,药物更是尽量不吃和少吃。但是,他每天坚持户外活动,大步走路是他的功课。老师的活动采取动静结合,走一段时间后再面向太阳练站桩功。现在看来他的活动规律很科学,走路锻炼心肺,面向太阳站桩既能疏通经络,又能通过晒太阳产生有利于长寿的维生素D。
  音乐相伴,安度晚年。老师酷爱音乐,特别是经典音乐。晚年,空闲时间多了,几乎天天抽出时间听音乐,怕吵到邻居就戴上耳机听。老师广泛收集音乐磁带和光盘,我从英国学习回来带了一些经典音乐磁带,他借过去翻录一遍,听说哪位老师有好的音乐磁带和光盘,他都会上门笑脸相借。每盘磁带和光盘他都注明作者、曲名、第几乐章,贝多芬、莫扎特、巴赫、柴可夫斯基和肖邦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他皆有收藏。前几年过世的胡传泰教授就是他的音乐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听音乐,评论音乐,非常开心,充实了他的退休生活。
  老师的一生丰富多彩,所作所为都令人回味无穷。老师,安息吧,您的精神财富一定会得到传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683次访问,全刊已有756609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