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校与溧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协议正式签署

摘要:我校与溧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协议正式签署 本报讯 4月9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溧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协议正式签署。全体校领导,溧阳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以及学校相关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溧阳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溧阳市市长徐华勤主持签约仪式。   校长聂宏与溧阳市市长徐华勤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溧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协议》。   溧阳市委书记蒋锋表示,在南航天目湖校区一期竣工交付在即之际,校地双方又赋予校区建设新的实质性内涵,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开启了崭新一页。南航对于溧阳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所大学,更是驱动溧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所在。南航天目湖校区不仅将成为溧阳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集聚地,更将在溧阳新一轮产业转型、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溧阳将用最大的热情和诚意,为南航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最好的条件,南航让天目湖校区成为老师和同学们向往的地方。   校党委书记郑永安表示,作为一所有追求、有担当的大学,南航人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挥学校的学科特色,更好的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近来年,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南航天目湖校区是全体南航人坚持走出南航的围墙思考发展、跨出南京城谋划未来的生动展现。合作办学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令全体南航人以及溧阳老百姓欢欣鼓舞的大喜事终于落地落实,标志着溧阳市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最美副中心城市”和南航“双一流”建设开启了新征程。郑永安希望,校地双方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全体南航人要广泛参与,双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为常州市和溧阳市人民造福,为江苏发展助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在溧阳召开了天目湖校区管理运行专题工作会,天目湖校区管理委员会、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分别就校区运行、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教师引聘等工作,汇报了新校区运行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南航天目湖校区的建设是学校创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有力支撑,全体南航人要勇于创新、超前谋划、群策群力,协调推进天目湖校区软件和硬件的建设,为营造和谐、安全、稳定、智慧的校园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此外,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南航天目湖校区的建设情况。

“爱国奋斗·南航担当”嫦娥四号研制团队校友思政公开课

摘要:“爱国奋斗·南航担当”嫦娥四号研制团队校友思政公开课 4月11日晚,“爱国奋斗·南航担当”嫦娥四号研制团队校友思政公开课暨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将军路校区体育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系列探测器及火星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我校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1988级校友、嫦娥四号探测器、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以及2002级校友何秋鹏、2004级校友高珊走进校友思政公开课堂,为现场170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精彩思政课。   聂宏为叶培建院士和3位校友颁发南航思想政治工作首席专家聘书。授聘仪式后,现场采集了思想政治工作首席专家手印,4位嘉宾的手印将在校史馆永久珍藏,激励一代又一代南航人成为国之重器的传承者。   公开课上,孙泽洲从任务概述、科学意义、取得成果等方面对人类首次月球背面之旅进行了介绍。他还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航天经历,“嫦娥四号”成功之后,国家和人民给了团队很高的赞誉和褒奖,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的三段话令自己印象深刻,特别与在座南航的学子们进行了分享: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伟大的事业都成于实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在对话嫦娥四号研制团队环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老师担任特邀主持人,就我国探月工程计划和未来深空探测规划、嫦娥四号研制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等问题和嘉宾们进行访谈交流。现场同学通过微信墙,就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与嘉宾们进行了互动提问,4位嘉宾进行了深入浅出、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分享了团队精神、掌握方法等方面的感悟。最后,4位嘉宾向青年学生们送出了青春寄语。   叶培建院士代表“嫦娥四号”研制团队向南航赠送“玉兔二号”模型,校长聂宏代表学校接受模型。活动在现场全体师生同唱《歌唱祖国》歌声中落下帷幕。   “爱国奋斗·南航担当”嫦娥四号研制团队校友思政公开课,是我校“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校友系列思政公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去年12月开始,学校启动了“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校友系列思政公开课,特别邀请了国家战略性产业领军人物、重大型号总师、重大科研团队以及两院院士担任主讲人,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奋斗历程,激励广大师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目前,已举行了9堂课,有16位校友精彩开讲,引发了广泛影响。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发展规划为指引,为南航“双一流”建设而不懈努力

摘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发展规划为指引,为南航“双一流”建设而不懈努力——专访发展规划处处长金科  编者按:学期初,学校召开2019年新学期干部教师大会,会上发布的学校11项年度重点工作,明确了牵头校领导和负责部门,为学校全年的工作指明了路线,描绘了蓝图。为此,党委宣传部特此策划2019年度学校重点工作解读系列报道,围绕学校的11项重点工作,邀请学校相关机关部处和学院负责人,通过采访问答的形式,解读并细化2019年学校重点工作。 记者:2019年的11项重点工作中,由发展规划处牵头的有4项工作,可以说责任重大,部门为这些工作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金科:过去的一年,发展规划处紧密围绕校第十六次党代会确定的“三步走”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引,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为今年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2019年,我们将按照校党委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决做好再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重点工作。学期初,发展规划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新学期干部教师大会上郑书记和聂校长的报告,对照学校11项年度重点工作和36项重要工作,在系统回顾2018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2019年重点任务,细化目标,逐条分解,强化落实。   记者:对于即将进行的第五轮学科评估,学校将开展哪些工作?   金科:为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我们将科学谋划,提前部署,制定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学校各学科资源进行资源分析,摸清家底,开展第五轮学科评估预申报工作;二是针对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研究高峰学科/A类学科的各指标的得分情况、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外部环境等问题,形成相关咨政报告,查摆问题、分析不足,探索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的增长点;三是组织召开某学科建设研讨会,重点解决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如何建设、如何应对、如何统筹;四是学校将开始对“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中期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学校党委常委会审定通过的高峰/高原学科或学科方向、交叉学科方向、固本强基学科建设项目,对照各学科的预期成效和进度目标进行评审,对“未通过”检查的建设项目要压缩经费支持。概而言之,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动态管理机制,重点支持有较好预期成效的学科方向,为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记者:对于2020年“双一流”建设的“大考”,学校都做了哪些准备?   金科:2020年学校将面临“双一流”建设的“大考”,这是全体南航人关心的大事,为此,我们将以国家对“双一流”建设相关要求为指引,分类建设、分层提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不断巩固强化主干学科优势,持续推进实施学科高峰打造计划、学科高原拓展计划、学科固本强基计划、学科国防特色提升计划和学科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注重建设新兴交叉学科,形成航空航天特色鲜明的一流“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持续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学校于去年7月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并有2个通过评审的交叉学科建设项目纳入人工智能研究院进行建设;今年,我们将结合国内外前沿技术发展和学校建设需要,加快遴选第二阶段重点培育的交叉学科方向。二是加快推进综合能源研究院建设工作。发展规划处已对综合能源研究院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体制机制、校内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规划方案,并遴选出1个通过评审的交叉学科方向纳入综合能源研究院进行建设。三是注重第三方评价工作。去年,学科国际竞争力提升计划成效初显,学校在各排行榜单中取得明显进步,今年我们将积极组织谋划,分析各大学排名体系,建设智库和评价中心,助力国际竞争力提升。四是与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各项工作联动起来,比如,“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中期检查、组织召开分学科建设研讨会等工作,既是为了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也是为了新一轮“双一流”大考起到良好支撑作用,更是为了早日实现学校制定的“三步走”战略。 记者:在今年的重点工作中,由发展规划处牵头的还有确保天目湖校区有序运行、加快民航特色办学步伐、实施“理科振兴计划”3项工作,请简要介绍一下3项工作的推进安排。 金科:天目湖校区的投入使用和有效运行,是实现我校办学空间战略调整拓展的关键,是“一校两地四区”办学格局初步运行的实践和探索,把天目湖校区管理好、运行好,成为摆在南航人面前的突出任务和重大课题。2019年,我们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深化“一校两地四区”办学内涵,不遗余力做好天目湖校区初期运行方案论证工作,成立校区管理委员会,重点确保天目湖校区9月投入使用和正常运行,为做好“一校两地四区”规划布局工作打下基础,为实现学校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所需,是学校命运所系,是南航人心所向。学校在加快民航特色办学步伐方面,秉承“立足民航、服务民航、引领民航”的基本原则,争当民用航空创新的引领者和通用航空发展的主导者。2019年,我们将整合校内外民航优势资源,创新民航特色办学机制,进一步优化民航学科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凝练科学研究方向、开展高端国际合作,做大做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对内集聚整合,对外拓展资源,扩大民航特色办学社会影响力,为学校“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理科振兴计划”是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以促进理工融合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强化“三航”特色引领为目标,是为学科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提供坚实保障。2019年,我们围绕理学类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理工交叉融合的发展,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分析,联动校内各相关职能部处,实施若干针对性工程,全面提升理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理科高端师资力量、理工交叉融合水平,通过规划建设分析测试中心,建设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分析类测试仪器资源共享、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科研服务平台,促进相关学科内涵式发展,为“理科振兴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抓手。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面对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和快速发展, 我们全方位开展“十四五”规划的前期调研及论证工作,分析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对接国家地方科技教育改革的需要,重新审视学校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把握新要求、抢抓新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我校举行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摘要:我校举行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本报讯 4月11日下午,我校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将军路校区体育馆举行。全体校领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各学院领导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导师代表、家长代表出席典礼,与2019届全体毕业研究生共同分享这一难忘的美好时刻。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施大宁主持典礼。   随着学术权杖的登场,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拉开帷幕。典礼上,校党委副书记陶勇宣读了学校《关于表彰2019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的决定》和《关于表彰2019年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决定》,在热烈的掌声中,主席台前排领导为获表彰学生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优秀毕业生代表周覃发言时说:“作为即将走出校门的南航人,我们要脚踏实地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无论何时何地从事何种工作,我们青年一代都背负着强国重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典礼上举行了2019年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颁奖仪式。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宣读了《第十届“派光杯”“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表彰名单》。“学生慢慢羽翼丰,先生渐渐白发生,那荟萃楼的青藤,在将这一切见证……”学校“夕阳红”老年教师合唱团与我校毕业研究生合唱一首《携手》,歌词为我校学生原创,歌声和掌声向授业恩师倾诉着感谢和敬意。获奖导师们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走过红毯,接受学生们的鲜花与祝福,郑永安书记、聂宏校长为获奖导师颁发证书与奖杯。   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作为研究生导师代表发言。他以嫦娥团队为例,介绍了“嫦娥”系列飞船研发团队的成员结构和他们展现出的航天精神,寄语全体毕业生:能力与学历同样重要;要有团队精神;要做一个“爱祖国、爱民族、爱父母、爱自己”的“好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平坦与坎坷,只有奋斗才能幸福!   聂宏校长用一句“门外世界门内家”意味深长地道出了走出校园毕业生需要迎接的机遇、挑战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同时,南航校园留给大家的是老师与同学的期盼与叮嘱,是家庭般的温暖和留恋。聂宏勉励同学们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要以梦想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实干为根本,跑好新时代的接力赛,书写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壮丽篇章。   随后,郑永安书记、聂宏校长和主席台前排老师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和博士毕业生代表颁发学位证书、拨流苏。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江驹向发展联络部部长、南航校友总会秘书长闾浩移交了2019届毕业生名册。自此,同学们的身份由在校生转变为校友,学校也会通过校友会继续关注着毕业生的成长与发展。   典礼最后,全场两千余名毕业研究生和领导、老师、来宾起立合唱《歌唱祖国》,用快闪的方式出场将典礼推向高潮,用歌声祝福母校、祝福祖国。   在主典礼结束后,各学院在现场分别进行了学位授予仪式。在师长的叮咛下,在同窗的祝愿中,2019届毕业研究生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承担起国家与社会的责任,开始新的追梦之旅。

我校顾冬冬教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

摘要:我校顾冬冬教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 本报讯 3月28-31日,时值德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亚历山大·冯·洪堡诞辰250周年,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 基 金 会 (Alexandervon Humboldt Foundation)在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班贝格隆重举行第47届研究奖获奖者论坛(47th Symposium for Research Award Winners),我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顾冬冬教授获颁洪堡基金会研究奖Fraunhofer-Bessel Research Award(弗劳恩霍夫-贝塞尔研究奖)。   洪堡基金会主席Hans-Christian Pape教授向顾冬冬教授颁发了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的获奖者参加了颁奖仪式,顾冬冬教授是参会代表中唯一一名来自中国的获奖者。洪堡基金会研究奖面向德国以外的全球科学家,专门授予和表彰在基础研究、理论创新、学科引领等方面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外国学者。

我校“飞机大部件装配虚拟仿真”
亮相中国慕课大会

摘要:我校“飞机大部件装配虚拟仿真”亮相中国慕课大会   本报讯 4月9日,教育部组织的中国慕课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围绕“识变 应变 求变”主题聚焦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深刻变革。我校机电学院的“飞机大部件装配虚拟仿真”最终从296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大会现场展示项目。   我校田威教授教学团队和教务处副处长梁文萍教授参加了大会。大会上,教育部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结果,并为课程和项目负责人代表颁发了证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发布了 《中国慕课行动宣言》。   在5G+VR技术支持下,我校机电学院田威和李泷杲两位老师与千里之外的贵州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以及现场的我校师生协同,在大会现场完成了一场往返4000公里的飞机翼身对接虚拟仿真异地协同实验,同时通过全息影像技术,与孔子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以及与会的其他领导和国外嘉宾,现场头戴VR眼镜,实时体验了飞机装配过程。   钟登华副部长对此次展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和爱奇艺等众多网络媒体均对大会进行了现场直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6398次访问,全刊已有752432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