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校隆重举行2018年度本科教学表彰大会

摘要:我校隆重举行2018年度本科教学表彰大会   本报讯 1月11日下午,我校隆重举行2018年度本科教学表彰大会。校党委书记郑永安、校长聂宏、副校长施大宁、校党委副书记陶勇,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出席大会,学校各部处、各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大会。   本次表彰大会分为 “潜心育人 师者匠心”“科教融合 教学相长”“改革奋进 砥砺笃行”3个篇章,旨在展示2018年南航本科教育教学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南航广大教师砥砺奋进、潜心育人的风采。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奖励办法》,学校对获奖教师给予表彰与奖励。潜心育人 师者匠心2018年,学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南航教职员工以“三尺讲台、百度人生”之师者匠心,在教学领域和管理岗位上,坚守梦想,栉风沐雨,潜心育人,开拓创新,为学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贡献南航力量。   王晖分别为获得 “教学优秀奖一等奖”“教学优秀奖二等奖”“教学创新奖”“教学管理奖”“微课竞赛省级一等奖”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获奖教师代表李韪韬发言,分享了其以工匠精神打磨教学技艺,以创新精神开展智慧教学的心得体会。 科教融合 教学相长   2018年,学校积极探索教学科研有机融合、以高水平科研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切实将科研育人、实践育人落到实处,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各类学生竞赛中频获佳绩,获得省部级竞赛奖项1500余人次,国家级竞赛奖项近700人次。在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5项,金奖数位列全国高校第2位;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3项,位列全国高校第3位,实现学校的历史性突破。   陶勇为获得“学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徐惊雷发言,分享其对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认识,以及对教学相长的体会。 改革奋进 砥砺笃行   2018年,学校开启全校范围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积极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广大教师紧抓人才培养关键环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本科教育水平提升。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4个项目全部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1位,工信部高校第2位;9门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入选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14位;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郑永安书记分别为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2018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及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的教师和团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同时给予“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团队100万元奖励、“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的团队40万元奖励。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师代表高存法做交流发言,讲述其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心路历程和思考感悟,并号召广大教师聚焦人才培养核心要素,以本为本,坚持“四个回归”,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再创佳绩。 表彰大会最后,聂宏校长发表讲话,他对受到表彰的团队及个人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始终关心和支持本科教学工作的各级领导和老师表示感谢。   他指出,2019年学校将进入“双一流”建设的攻坚阶段。教务处等各职能部门及各学院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加快落实“新时代高教40条”,深入开展新工科建设,系统推进教学组织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奋力推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迈向新台阶。他希望全体师生员工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奔跑,一起做追梦人,为建设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我校2018年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取得新突破

摘要:我校2018年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取得新突破   本报讯 2018年,继获得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以后,我校在部省级科研成果奖方面也取得新突破。近日,国家教育部、国防科工局以及江苏省等相关部门公布或公示了2018年度科研成果奖评选结果,我校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30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并首次获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1项。   2018年我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13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二院谭慧俊教授团队的“基于飞/发一体化的进气道气动设计技术”获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四院朱岱寅教授团队的 “机载雷达高分辨前视成像和高精度地面动目标检测技术”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院许希武教授参与的“某型舰载战斗机”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二院宣益民教授参与的“高功率密度军用电子设备热控制方法与技术”获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学校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以上4项,是近年来获奖数最多的一年。   2018年我校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主报项目获奖数量位江苏高校第三位。一院王同光教授团队的“大型风力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五院廖文和教授团队的 “复杂大部件机器人智能装配关键技术与应用”以及六院顾冬冬教授团队的 “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激光增材制造的跨尺度形性调控机制”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学校获一等奖3项,是历年来获奖数最多的一年。   2018年我校获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理论成果奖6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学技术)2项。   2018年,学校加强对科研成果报奖工作的有效组织和全过程管理,深入学院、科研团队调研指导,通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认真指导申报材料撰写,以及组织校内预答辩等多种形式帮助报奖团队凝练材料,进一步提高申报项目质量,学校获高等级科研成果奖的数量取得新的突破。

我校15位学者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摘要:我校15位学者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本报讯 1月17日,学术出版业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 (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本次国内共有来自229个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1899位学者入选。我校共有15位学者入选榜单,入选学者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27位,位列工信部部属高校第2位。   根据当前学者所在工作单位统计,我校入选爱思唯尔 (Elsevier)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的学者名单具体如下:   材料力学领域:高存法(航空学院);机械工程领域:宣益民 (能源与动力学院)、郭万林(航空学院)、邹鸿生(航空学院);航天工程领域:张靖周(能源与动力学院);控制和系统工程领域:姜斌(自动化学院);电气和电子工程领域:阮新波(自动化学院);化学领域:张校刚(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领域:申来法(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领域:赵洪涌(理学院);能源领域:周鹏(经济与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领域:陈松灿 、张道强、谭晓阳、马宗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按照Else鄄vier划分学术领域)爱思唯尔(Elsevier)是国际最大的科学文献出版社之一,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作为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与引用数据库,收录了2万多种同行评议期刊,其中中文期刊500余种。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是基于全球最大的同行评议学术论文索引摘要数据库Scopus的客观引用数据,对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将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呈现给学术界和公众。该榜单覆盖自然科学、技术、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学科。   入选“高被引学者”榜单,意味着该学者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的被引总次数在本学科的所有中国 (大陆地区)研究者中处于顶尖水平,在其研究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其科研成果为该领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校党委召开2019年第一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摘要:校党委召开2019年第一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本报讯 1月11日,学校党委在将军路校区召开2019年第一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进行专题学习。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主持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做题为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的专题辅导报告。他从改革开放的发生背景、发展历程、伟大成就、动力源泉、历史经验等6个方面全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明晰 “体用”“理想分置”“本末顺置”、去“终结论”“试错演进”等方面阐述了在“最大公约数”层面对改革开放及中国道路方法论的总结和思考。 在交流发言环节,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金泉元结合中国开放办学的历程,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出国留学、来华留学教育、对外开放办学3个阶段的发展情况;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江驹结合中国研究生教育 40年的发展,介绍了我校在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校长助理熊克从“认识学科前沿、追赶学科前沿、引领学科前沿”3个方面介绍学校“智能材料与结构”学科发展历程以及学校办学目标的演变历程;校长聂宏结自身合赴韩国、德国留学经历,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阐述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始终牢牢把握、扎实践行“九个必须坚持”。 校纪委书记杭育新领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上海和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分享了学习体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勇于直面困难的担当精神。 副校长施大宁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表示作为党的干部要树立理想信念,发扬敢于担当的精神,为国家、为学校发展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郑永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深刻改变中国并影响世界的壮举,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是回顾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盛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郑重宣示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上海和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对外拓展,为学校的建设发展谋求新的强劲动力。全校党员干部要学习刘少奇同志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勇于创造、勤于学习、廉洁奉公的精神,为推动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郑永安要求各院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本次会议的学习内容,开展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及时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的举措,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力量,用改革的思维破解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难题。 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机关党群口主要负责同志,各院级党组织书记等参加学习。

我校在“典赞2018科技江苏”评选中获得多项荣誉

摘要:我校在“典赞2018科技江苏”评选中获得多项荣誉   本报讯 1月9日,“典赞·2018科技江苏”年度评选活动在南京揭晓评选结果。活动在省科技厅、省科协、省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由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科学传播中心、省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省发明协会联合主办。我校贲德院士和科协秘书长刘双丽受邀参加颁奖典礼。   此次庆典共揭晓了年度十大科技事件、年度十大创新企业、年度十大创新创业人物、年度十大专利发明人、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年度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年度十大科普自媒体、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等8个项目,其中,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贲德院士荣获 “十大科学传播人物”、机电学院楼佩煌教授荣获“十大专利发明人”,“2018年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 (南京站)暨‘飞豹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届航模节”荣获2018年江苏省“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获奖情况简介:   贲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4研究所原副所长   颁奖词:他不仅是学有建树的科学大家,长期从事雷达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作,是中国机载火控雷达的研制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之一,更是热心科普公益活动的科普大师,是无数院士专家投身科普公益活动的杰出代表!近年来,他积极支持省科协主办的“百名科普专家进百校”公益科普活动,走社区、进军营、入学校,开展科学传播活动。他用一个个精确的数据、一段段自身求学的经历,播撒科学的种子,滋润学生的心田,激励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   楼佩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柔性制造技术与高端制造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   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有效国内发明专利32件,1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相关专利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专利“轨道式输送机控制装置”将汽车装配效率提高了3倍,同等产能下节省能耗40%以上;主要专利“海工装备复杂管道焊接空间位置确定方法”实现了能源、化工等领域复杂工艺管道自动化预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预制效率提高了4倍以上,预制成本及场地大幅降低;主要专利“自动引导车分布式自主协同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实现了电能计量器具大规模集约化、智能化检定,奠定了购售电贸易结算公平、公正的技术基础。专利产品近五年内销售额9.71亿元,利税额2.6亿元,出口额7107万美元,专利转让及许可543万元。   2018年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南京站)暨“飞豹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届航模节:   在2018年全国科普周期间,在我校举办的第十届航模节以丰富多彩的航模赛事和科普活动吸引了千余人参与,并得到了众多省内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引发积极的社会反响。本届航模节上举行的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共有来自上海、浙江、北京、安徽、青岛、河南、江苏等7个地区的近100余名航模爱好者和青少年在5个项目上展开了激烈角逐;同时,面向社会开放了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航空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工信部航空发动机热环境与热结构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馆等科研场所;并联合11家各级学会和相关单位挂牌成立了江苏省首个“航空特色科普联合体”。航模节邀请了校内外航空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教授走进校园为大中小学生带来5场精彩的科普报告,期间还促成了中国航空学会和江苏省科协达成了省会共建协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9116次访问,全刊已有7522289次访问